冬病夏治 - 開通堂

Latest

2018年10月9日 星期二

冬病夏治


每年夏季中醫診所幫患者做「三伏貼」是一筆額外的收入,什麼是三伏貼?所謂三伏是指夏至過後,第一個庚日到第三個庚日期間,在風門、肺俞、腎俞等穴位,貼上溫熱藥物以增強抵抗力,可以改善好發於冬天的疾病。什麼人適合做三伏貼?傳統中醫認為體質寒冷的患者,冬天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如過敏性鼻炎、慢性支氣管炎、氣喘、感冒咳嗽、異位性皮膚炎、蕁麻疹等問題,基於內經所云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」,推衍出在夏季陽氣最盛時,讓體質寒冷的患者接受溫熱藥物貼穴治療,可預先防範冬天好發的疾病,這便是三伏貼所採的「冬病夏治」理論。

    究竟三伏貼是否真能防範冬季的呼吸道疾病?其實眾說紛紜,有人說有效,有人說無效,就像傳統中醫所用的許多「驗方」一樣,相同的症狀總是有的人會好,有的人無效,真正的問題還是出於「病症」不等於「病因」。何謂病症?血壓高、血糖高是病症,而引起血壓高、血糖高的原因就是病因。西醫認為血壓高與心臟、腎臟有關,血糖高則是胰島素無法正常消化血糖,目前因為中醫科學化發展,論病還是以西醫的檢驗報告為準則,用科學中藥降血壓血糖,漸漸失去中醫本身對患者病因的診斷。

    中醫的發展因為沒有科技醫療檢驗儀器的輔助,全憑「望、聞、問、切」四診法做診斷治療,望者觀其氣色、神情,聞者聽其聲、嗅其味,問者詢其病症、作息、情緒變化等因素,切者察其脈象確認病因。中醫醫理師法天地陰陽變化,人體陰陽男女有別如同天地日月,天地六氣陰陽上下相通故人體亦有手足陰陽六氣脈與天地相通,人食五味五色養五臟,理論來自天地自然界木火土金水五行之生剋關係,總而言之,中醫是自然醫學的始祖,醫理、醫術來自天地陰陽變化的道理,藥物則取自自然界所有草木蟲石。
    冬天屬陰寒季節,人體受寒氣侵害而生病,病症多半是感冒、咳嗽、氣喘等問題,體質虛弱者更容易反覆發作,要預防疾並非只有三伏貼這個方法,而是平日就可以利用經脈調理,讓身體達到陰陽平衡就可以不受節氣變化的影響。其實方老師對三伏貼的做法很不以為然,他認為這就像得知寒流要來,三天前就穿上大衣,也不管身體冷不冷一樣,所謂此一時也彼一時也,每個人因為體質不同,面臨四季之氣強弱變化各有不同,如果只為預防冬天好發的疾病,不管當下是否有需要補足,盲目的施行三伏貼(有家長會自行購買回來為孩子貼治),輕者皮膚起紅疹(大熱天貼溫熱藥,火盛剋肺金傷皮膚),嚴重者影響相關臟腑衍生其他問題

    春秋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,有一次面見君王時魏文侯問他:「聽說你家三兄弟都是大夫,何人醫術最高超?」扁鵲回答:「大哥醫術最高超,其次是二哥,我的醫術最差。」魏文侯訝異的問:「那為何你最有名?」扁鵲解釋說:「我大哥在一個人的病未起之時就用藥將其調理好,我二哥在病剛起之時就防範於未然,不讓病勢坐大,他們高超的醫術不為世人所暸解,所以認為沒什麼了不起,而我是因為使用狼虎之藥醫治一些病況嚴重的患者,使他們起死回生,所以口耳相傳稱我為神醫,其實比起我的大哥二哥,我的醫術實在差很多。」這便是內經所云:「上工治其萌芽,下工治其已成已拜。」上工治病在病剛萌芽之際就施治調理,未損及患者元氣;中工治病在病起之初,元氣雖稍有損傷很快就能補回,下工總是用最猛的藥攻其沉重病勢,即使救回患者也元氣大傷。

    但「不治已病治未病」卻與三伏貼的「冬病夏治」不同,我們開通堂的陰陽醫學講究的是內經所言的「順應陰陽」,人生存於天地之間,隨時受天地陰陽四季變化之氣的影響,加上先天體質的強弱與後天飲食作息情緒壓力等影響,正確的養生之道在於先暸解自己的六臟六腑虛實,再根據各人不同的狀況去因應調理,就像配合氣象報告一樣,在變天之際,氣脈起變化而疾病尚未發生時,便利用經脈調理讓身體狀況能承受氣候變化的傷害,或在不良的生活習性對身體造成傷害之初,便能掌握治病先機提出警告,或在風邪感冒入侵,症狀剛顯現還未深入臟腑造成更嚴重傷害前,便將病邪趨逐出體外,這才是真正最頂尖的預防醫學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